不小心格式化了硬盘、U盘或存储卡?那种瞬间的恐慌感我能理解!别担心,数据并非完全消失。那么不小心格式化了怎么恢复数据呢?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,并尝试以下实用方法,有很大机会找回你的宝贵文件!
核心原则:立即停止写入!
格式化后,文件记录被清除,但数据本身往往还在磁盘上,直到被新数据覆盖。任何写入操作(保存文件、安装软件、甚至系统运行)都可能永久覆盖原有数据,导致无法恢复!
立即拔掉设备(U盘、移动硬盘)或关闭电脑(如果是电脑内置硬盘被格式化)。
不要在该设备上尝试安装恢复软件。
不要向该设备复制任何新文件。
常用数据恢复方法详解
方法一:检查回收站(仅适用于快速格式化本地硬盘)
适用场景: Windows 系统中,对本机硬盘分区执行了快速格式化(非“彻底格式化”或“低格”)。操作步骤:
1、双击桌面“回收站”图标。
2、仔细查找被误删的文件或文件夹。
3、找到后,右键点击选择“还原”,文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。
注意: 此方法不适用于:
U盘、移动硬盘、存储卡等外置设备。
彻底格式化或低级格式化。
macOS 系统格式化(macOS 格式化通常不经过回收站)。
方法二:使用系统自带的历史版本/备份(Windows & macOS)
Windows - 文件历史/以前的版本:
前提: 你之前已启用“文件历史”备份或系统保护(创建了还原点)。
操作步骤:
1、找到被格式化分区上原来存放重要文件的父文件夹(例如 D:\MyDocuments
)。
2、右键点击该文件夹,选择“属性”。
3、切换到“以前的版本”选项卡。
4、如果系统有记录,会列出可用的历史版本(通常按时间点命名)。
5、选择格式化之前的一个版本。
6、点击“打开”查看内容或“还原”整个文件夹到该历史状态。
macOS - 时间机器:
前提: 你之前已设置并定期使用 Time Machine 备份到外置硬盘或网络驱动器。
操作步骤:
1、打开“访达”,进入被格式化磁盘原本的位置(如果磁盘还在)。
2、点击屏幕顶部菜单栏的 Time Machine 图标,选择“进入 Time Machine”。
4、使用时间线或箭头找到格式化之前的备份点。
5、浏览并选中需要恢复的文件或文件夹。
6、点击“恢复”,选择恢复到原位置或其它位置。
优点: 如果启用了备份,这是最可靠、最完整的恢复方式。
缺点: 需要事先配置好备份功能。
方法三:使用专业数据恢复软件(最常用且有效)
这是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,用户自助恢复数据的最主要方式。务必在另一块硬盘上安装并运行软件!
推荐软件:转转大师数据恢复操作步骤:
第一步:选择误格式化恢复
选择“误格式化恢复”。这是最合适的恢复模式。
第二步:选择原数据储存位置
如果格式化的是磁盘,那么选择对应的磁盘,如果格式化的是U盘、移动硬盘等设备,那么就选择你的U盘、移动硬盘等设备。
选择分区格式化前文件系统。
第三步:扫描文件
耐心等待扫描内容,如果内容较多那么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。
第四步:查找文件
查找你要恢复的文件,可以通过搜索文件名称,也可以根据其他条件筛选。
第五步:预览文件

双击预览一下文件就知道能不能正常恢复了,如果不能正常预览,那么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文件不支持预览,另一种是文件受损。
步骤六:恢复文件

选择我们要恢复的文件,点击恢复即可。
重要提示:
成功率: 取决于格式化后是否发生了数据覆盖。覆盖越少,成功率越高。
文件完整性: 恢复的文件,尤其是大文件(视频、压缩包),可能出现部分损坏。
文件名和路径: 深度扫描后,原始文件名和文件夹结构可能无法完全恢复,需要你手动整理。
免费版限制: 大部分免费版有恢复大小或功能的限制,用于预览和测试是否有效果是足够的。确定有效后再考虑购买付费版进行完整恢复。
方法四:寻求专业数据恢复服务(终极手段)
适用场景:
存储介质物理损坏(硬盘异响、不识别、摔落、进水等)。
软件恢复失败或效果不理想。
数据极其重要且价值远高于服务费用。
涉及 RAID 阵列、服务器等复杂存储环境。
服务内容:
专业人员在超净环境下开盘更换磁头、修复固件等。
使用更高级的硬件和软件工具进行底层数据提取。
特点:
费用高昂: 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,视难度和数据量而定。
周期较长: 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。
不保证 100% 成功: 服务商会评估后告知预期成功率。
如何选择:
寻找信誉良好、有实体实验室的正规公司。
明确沟通故障情况、预期费用和流程。
签署服务协议,明确责任和保密条款。
关键总结与预防建议
立即止损: 发现格式化后,马上停止使用该设备是成功恢复的第一步!
优先尝试软件恢复: 对于逻辑故障(非物理损坏),专业数据恢复软件是自助恢复的首选。务必在另一块硬盘上操作!
备份是王道: 数据恢复是补救措施,定期备份(3-2-1 原则:3份副本,2种介质,1份异地)才是避免数据丢失噩梦的根本解决方案!利用系统自带的备份功能(File History, Time Machine)或第三方备份软件。
区分快速格式化与完全格式化: 快速格式化恢复概率远高于完全格式化(尤其是多次覆写的那种)。
外置设备风险更高: U盘、存储卡等更易因意外拔出、病毒等导致数据丢失或需要格式化,重要数据及时转存。
保持冷静: 慌乱中容易做出错误操作(如在原盘安装恢复软件),深呼吸,按步骤操作。
重要提醒: 无论哪种方法,都无法保证 100% 完美恢复所有数据。定期备份是最有效、最省心的“后悔药”!
以上就是不小心格式化了怎么恢复数据的全部介绍了,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找回珍贵的文件!行动越早,希望越大!